气血不足?试试多唱歌!唱歌对身体的好处比你想象的多→
2024-12-12

说到健康养生

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饮食与睡眠

但你知道吗

看似平平无奇

被大家定义为娱乐活动的唱歌

却对我们身体状况的改善

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

近期

#中医建议气血不足的人多唱歌#话题

登上社交平台热搜

为什么中医建议气血不足的人多唱歌?

日常做哪些小事能养气血?

一起看下去吧~

气血不足,多唱歌

       中医讲,脾之志忧,中气郁结,长歌以宣泄,痛痛快快唱歌有助于改善气血不足。

       如果经常烦躁、焦虑、思虑过度会损伤脾气,运化气血的功能就容易减弱,而疏肝可以健脾,这个时候通过歌曲的咏唱,舒缓心中的压力,解除情绪中的忧郁,能起到疏肝健脾的功效。

       “肝在志为怒,在声为呼”,我们或许都有这种经历,愤怒时会大喊大叫,因为呼叫可调畅肝气,让人觉得舒服,是脏腑自我调节的一种表现。同理,“脾在志为意,在声为歌”,唱歌是调节脾胃功能的良好方式。当脾胃不和、食欲不佳时,可以试着用唱歌这种简单的方式缓解。

       中医有五音入五脏的说法,不同音调的音乐能够治疗不同脏腑的疾病。当你放声歌唱时,气息在体内进行循环,就像是在给五脏和六腑 “按摩”。

唱歌对健康好处多

       唱歌作为一种集艺术、运动和健康于一体的全方位身体活动,唱歌对身体的好处,远比你想象的还要多!

1.锻炼呼吸系统

       唱歌时,需要控制呼吸气息的深度和节奏,这有助于加强呼吸肌的力量,提高肺活量。从而改善肺功能,预防呼吸道疾病。

歌唱家关牧村分享唱歌养生妙招

2.促进心血管系统

       当你感觉身体内部拥堵不适、头晕乏力时,可以唱歌。随着节拍的舞动或仅仅是身体的轻微摇摆,能促进血液循环。

3.改善消化系统

       消化系统也是有年纪概念的,随着年龄的增长,消化系统功能逐渐下降。唱歌时,腹部肌肉会随着呼吸和发声而运动,这种自然的腹部按摩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,改善消化功能。

唱歌要讲究方法

1选择较温和的歌曲

       建议选一些音域跨度不太大的歌,节奏慢一点、音调低一点的抒情歌曲。声嘶力竭的摇滚乐即使再擅长,也不宜开始就唱。

2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

       唱歌采取胸腹式深呼吸的方法,两手叉腰,口腔、鼻腔打开的同时吸气,感觉两肋发胀,然后保持住,再从口中缓缓呼出去,用气息保持住声音,使声音持久平稳地延长。

3寻找发声的高位置

       唱歌时要寻找发音共鸣的高位置才不会累。从喉咙发出的声音是基音,把声音向前、向上经口腔输送到鼻咽腔,就是高位置。

       发出来的声音轻松通畅,圆润明亮,才是完全把喉咙解放出来而没有卡压的声音。建议用轻声哼唱或哼鸣的方法来寻找自己发音的高位置。

4避免飚高音

       遇到超过自己发音能力、演唱难度很大的歌曲时,不要勉强,少飚高音。

5控制连续唱歌时间

       连续唱歌会让嗓子不堪重负,建议唱1~2首歇一歇,让声带小憩,避免用嗓过度,饭后唱歌需等一个半小时以后进行。

6唱完不要喝冷饮

       有些人唱完喜欢痛快地喝上一杯冷饮或冰啤酒,这样做容易使声带充血、水肿。最佳饮品是温白开水,蜂蜜水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那么在日常生活中

还有哪些方法

可以把“耗掉”的气血补回来?

做这7件小事可以养气血

       ①细嚼慢咽:食物被充分咀嚼,才能更好地吸收,减轻脾胃负担。早餐吃15~20分钟,中、晚餐最好不少于30分钟。

       ②少食寒凉:过食生冷寒凉,影响脾胃运化,进而影响气血生成。平时注意喝温水,少吃寒凉、油腻、辛辣的食物。

       ③睡好子午觉:睡觉是养肝血的重要方法。每天的子时(23:00~1:00)和午时(11:00~13:00)睡好觉,原则是“子时大睡,午时小憩”。

       ④阳光浴头:阳光好的时候,出去晒晒太阳,尤其是让阳光晒到头顶的百会穴。

       ⑤暖水浴足:泡脚的水温不要超过40℃;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。泡脚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,不适合出大汗。

       ⑥晨起梳头:“头为诸阳之会。”梳头不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滋养头发,还能通达阳气、疏通气血。

       ⑦拍打小腿:一手握成空拳,叩打小腿骨头外侧的肌肉,这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区域,适当用些力气,以有酸痛感为度。

来源:人民网科普、生命时报

版权及免责声明 联系电话:18060552595 联系邮箱:nongkepu@163.com
主办单位: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:福建省科普服务中心